中蜂百花蜜

admin

Technology is evolution outside the gene pool

中华蜜蜂健康饲养技术要点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愈发旺盛,绿色健康食品的市场需求量大,价格也高,所以生产优质、无农药残留的蜂蜜是当下养蜂业者必须遵从的原则,也是获得高效益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蜂)生产的蜂蜜受到消费者的推崇,中蜂产业在我国发展极快,就是因为中蜂主要在山区饲养,蜜源丰富,污染少,蜜质优良。为了更好地饲养中蜂,笔者结合国家对蜂蜜的质量要求与长期的饲养、研究经验,对中蜂健康饲养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供广大中蜂饲养者参考。

一、合适的饲养环境

饲养环境对防控病虫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养好中蜂的基础。要对两个环境的选择和控制下功夫:一是自然大环境,二是蜂箱小环境。

1.1 自然大环境

中蜂养殖场地要求坐北朝南,高燥、不积水,背风但通风良好、冬暖夏凉,最好选择在山区有稀疏小乔木的缓坡林地的山洼里饲养,将蜂箱垫高离地50厘米。这样既有充足的光照,又排水、遮阴、通风良好。不要将蜂箱摆放在墙角或塞在屋檐下,既不利于操作管理,通风也不良。水泥屋顶(场坪)太干热,也不适合摆放蜂箱。如果只能摆放在屋顶和门前水泥场坪上,除将蜂箱垫高外,同时蜂箱大盖上要有遮阳帘(自制草帘最好)。

1.2 蜂箱小环境

许多饲养者对蜂箱小环境的选择和控制更是忽视。首先,饲养中蜂的蜂箱箱体要适合中蜂需求,用饲养西方蜜蜂用的郎式蜂箱饲养中蜂难度大。其次,蜂箱要严密无缝隙,出现裂缝要及时修补,以利蜂群控制群温,还可预防盗蜂。

此外,中蜂养殖场地要远离化工厂、食品厂、污水坑以及周边常使用农药的大田环境。

二、合理的管理措施

2.1 蜂种的选择

因为中蜂是我国特有的物种,自然分布于除新疆之外的全国各地,长期的自然进化,形成了很多类型,体型、群势差异极大。许多饲养者热衷于到处引种,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其原因一是中蜂现列为我国资源保护名录之内,为保证各中蜂类型的特异性,不允许乱引种后造成混杂;二是各地中蜂特异性不同,如北方中蜂类型,个体较大,群势也大,耐寒怕热,在南方遇到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群势衰减极快,甚至越夏失败。此外,从外地引进蜂王,极易带入外地的传染病,本地蜂群易被感染,引起流行病的发生。因此,蜂种以当地自选自育为好。可以在同个类群中,选择群势大、采蜜能力强、温驯、抗病的蜂群,作为培育处女王和雄蜂的亲本群,通过人工育王的方法,培育适合当地气候、资源的饲养种,同一饲养者的全部蜂群均应使用遗传背景一致的蜂王。

2.2 蜂王的管理

在生产上,一只蜂王用多久?一年换几次蜂王?这是所有养蜂者的疑问。对于中蜂饲养,新蜂王肯定比老蜂王好。在有条件的地方(有充足的雄蜂),一年换两次蜂王为佳(甚至可以更多),不必担心换王期间影响蜂群的繁殖,一年至少要换一次蜂王。新蜂王产卵力强,后代抗病力强,能维持大群势。

2.3 群温调控管理

饲养强群(不仅仅是群势大)、群内蜜蜂密集,是维持群温的要点。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的蜂群有利于蜂群的温度调控,维持蜂箱内温度基本处于恒温是管理上的首要措施,不仅有利于保证幼虫的饲喂,还有利于蜂群的清洁、守卫与防病。在管理上不做无目的的开箱,减少群温的丧失以及减少对蜜蜂的骚扰(中蜂怕骚扰)。

关于冬季蜂群是否要保温的问题:蜂群安全越冬的前提是有适龄的越冬蜂(秋繁很重要)和充足的饲料。若冬季温度在5℃以上,蜂群紧脾密集、饲料充足则无须保温;若温度低于5℃,可采取蜂箱内填充稻草把作为保温物的方法进行保温。将稻草晒干,抖干净,切成蜂箱内径长度,扎成小草把 (大约单手一握大小),在温度低于5℃前,紧脾使蜜蜂密集(蜂多于脾),将草把填在隔板外,可填满,副盖和大盖之间也可填上。翌年随气温升高,蜂群繁殖,巢脾数增加,逐渐将草把取出(保持隔板外草把填满)。待气温稳定在25℃后,可将草把全部撤出,晒干收存以备后用。

2.4 用好活框饲养的“活”字

活框饲养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随时根据饲养要求,在各蜂群间调脾,提高蜂群检查的效率(抽查即可),调整蜂场内所有蜂群的群势基本一致。在育王季节可以调整群势组建育王群,让群内幼蜂比例提高,育出的蜂王发育健壮;在生产时节,组织强大的采集群,以提高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5 蜂群的饲料管理

传统饲养技术中,饲养者形成中蜂不用饲喂的习惯,但合理、适时饲喂中蜂,对蜂群群势的快速增长,以及在采集前获得大群势意义重大。饲料管理分两个方面:糖饲料(饲料蜜)的管理和花粉的管理。

①糖饲料管理。在任何时候留足优良的糖饲料,糖饲料不是白糖而是蜂蜜,并且是封盖的蜂蜜。蜜蜂食用蜂蜜才能发育良好,体质强,工作(采集、饲喂、清洁、守卫)能力强,寿命也长。白糖是一种营养差的替代应急饲料,如果给中蜂饲喂白糖,蜂蜜的质量会下降,因此一般情况不用白糖饲喂中蜂。可将售价低的蜂蜜留下作为饲料蜜。例如南方山区的乌桕蜜,在很多地方售价低,可收取保存乌桕蜜,用以饲喂蜂群。

②花粉饲料管理。花粉是蜜蜂生长发育与维持健康体质的蛋白质来源,缺粉的蜂群繁殖慢,群势小,蜜蜂体质差,各项能力均弱。而中蜂恰恰采粉能力不强,群内基本上处于缺粉状态,这是蜂群在繁殖季节繁殖慢的根本原因,所以中蜂蜂群喂粉(天然花粉)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术。喂粉应掌握在蜂群繁殖期开始(蜂王刚开始产卵),外界有零星蜜粉源植物开花,蜜蜂采回零星花粉时连续饲喂,一次性喂到足量(其标志为:在子脾上的子圈上有一圈3~4层巢房里填满花粉),可以保证一个阶段的蜂群需要。如果在南方,还有一个冬季繁殖期与采蜜期重叠的时期,繁殖期开始时再饲喂一次,可保证繁殖、生产两不误。花粉饲喂方法为:将花粉调成膏状,摆放在上框梁,一次摆放蜂群2天能全部搬运到巢房的量,连续喂至足量。

三、适度的生产

养蜂取蜜,天经地义,但蜂蜜的取留量的大小是个难题。目前许多养蜂者的做法是见蜜就取,并且取的还是未封盖蜜,甚至彻底取光蜂蜜。这样的生产方式对蜂群影响极大,蜂群经常性处于饥饿状态,极大地影响蜜蜂的体质、工作能力与寿命。正确的生产方式是:待巢脾上的蜂蜜封盖并成熟后再取,这样取的蜂蜜才是优质蜜,不仅售价高、供不应求,还保证蜜蜂有优质饲料。每次取蜜适当留部分不取,以防天气突变导致蜂箱内蜂群缺饲料。花期结束前最后一次看情况取蜜,蜜多则在留足糖饲料的基础上取部分蜜,蜜不足则不但不取还得补充糖饲料。大量生产实践表明:凡是留封盖蜜作饲料同时花粉饲料充足的蜂群,其生产效益远高于见蜜就取、取未封盖蜜的蜂群。

Category: B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