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中华蜜蜂逃群原因和预防措施
中华蜜蜂的分群、飞逃现象影响着中华蜜蜂的人工饲养,给养蜂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预防中华蜜蜂飞逃要从中华蜜蜂的生理学遗传特性、因缺粉断蜜引起饥饿威胁的适应性、对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改变的应激性以及来自疾病和天敌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要从多方面考虑来预防和减少蜂群飞逃的发生。
一、中华蜜蜂飞逃主要原因1.1 中华蜜蜂的生理遗传性
中蜂飞逃是中华蜜蜂应对各种变化的一种遗传适应能力,通过飞逃躲避已危及蜂群的“险恶”因素,寻找更适合自己生存的居住场所的一种生理学习性。在好的饲养环境下,中蜂蜜源充足,蜂群繁殖快,蜜蜂群势发展强大,工蜂造雄蜂坯,筑王台基,如若此时在高温高热、蜜源充足的条件下,老的蜂王或新羽化的蜂王带着相当大部分工蜂选择晴朗天气离巢,选择新的栖息地营造新巢。群势强大的蜂群,新蜂王羽化试飞后很可能会出现二次飞逃。
当中蜂原筑巢周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蜜源植物遭到破坏蜜源出现减少,或者原土著类蜜源植物被砍伐改种新品种的蜜源植物时,因蜜源条件发生巨大变化,中蜂又具有择优蜜源的特性,周围因没有足够的较喜欢的蜜源植物,就会引起中蜂的弃巢飞逃寻找新的巢穴。
1.2 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中蜂飞逃
一是自然因素,中蜂在遇到干旱、灾害等自然条件不适宜的情况引起中蜂飞逃。当蜜源植物遭遇灾害影响正常开花,缺粉断蜜,蜜蜂受到饥饿威胁导致蜜蜂飞离原巢。蜂巢选址一定要得当,不能阴冷窝风,潮湿低温容易引起各种病害,无遮蔽物阳光暴晒太干燥也不行,干燥闷热容易引发巢虫,影响生长繁殖,中蜂飞逃造成巨大损失;二是人为因素,当蜂场有燃烧引起的烟雾、热源、臭味和化工气体排放等的刺激也会引起中蜂逃离危害地,造成逃群现象。经验发现当蜂场周围有强磁场干扰的情况下,例如变电站、高压线下等影响蜜蜂方位等干扰因素也会引起蜂群飞逃的发生。蜂场周围有较大的振动刺激,如有开山或离铁路较近,经常不合理里的翻看蜂箱,引起蜂群骚动不安等震动因素也会引起蜂群飞逃。养殖过程中的喷洒药物或周围林场季节性树木喷药灭虫都要特别注意,及时规避,以免造成飞逃引起不必要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