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百花蜜

admin

Technology is evolution outside the gene pool

蜜蜂生物学在中蜂饲养管理中的应用

蜜蜂生物学是研究蜜蜂形态、进化、行为以及蜂群结构及其功能规律的一门科学。人类利用蜜蜂是建立在对蜜蜂生物学的研究和了解基础上的,蜜蜂生物学是实施蜜蜂饲养管理具体措施的指导依据,也是改进或发明蜂机具的理论依据。比如,大流蜜期前提前奖励饲喂培育适龄采集蜂;通过对自然蜂巢的观察,发明了活框蜂箱、人工巢础等。蜜蜂对人类的贡献不可估量,体现在通过蜜蜂对植物的授粉,维持生态平衡,使农作物优质高产等,直接或间接造福人类。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与蜜粉源植物经历几千万年的协同进化,已经适应特定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饲养历史。现将部分蜜蜂生物学知识在蜂群饲养管理中的应用做简要介绍,供初学养蜂者学习和参考,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一、在中蜂场址的选择及蜂群摆放中的应用

蜜蜂是以蜂巢为中心,大约在2.5 km 的范围内进行采集活动。需要根据蜜粉源植物的开花流蜜散粉的特点、分布选择蜂场,通常距离蜜粉源植物越近越好。距离越近每次采集所需的时间越短,可以减轻蜜蜂的采集负担,延长工蜂寿命增强群势。如发生盗蜂,则被盗群需要搬离原位置5 km 以上,越远越好,使进入被盗群的盗蜂无法返回原群传递信息,以解除盗蜂的发生。

中蜂的嗅觉比较灵敏,在摆放蜂群时,箱与箱之间应间隔至少2 m,防止缺蜜季节发生盗蜂;中蜂易迷巢,把每群尽量放在显著的位置,充分利用树木、地形、地面标志物等,使蜜蜂容易识别蜂巢。

人工分蜂时,将新分群搬离原蜂巢一定距离(一般为3 km 以外的地方),防止新分群蜜蜂飞回原巢,导致蜜蜂偏集。

根据蜜蜂生长发育对温湿度的要求,子脾发育的最适巢温是34.4~34.8℃,高过或低于这个范围都会增加群内工蜂的劳动负担和消耗贮蜜。所以,蜂群需要放置在冬暖夏凉、巢门前方开阔的地方,人为为蜂群创造适宜的环境。

二、在中蜂蜂群检查中的应用

蜜蜂只能区别黄、绿、蓝、紫4 种颜色,对于红色光是色盲。夜间在蜂场必须处理蜂群时,比如在夜间转地运输结束后打开巢门、查看蜂群等,可用红布包裹手电筒作为照明光源。

蜜蜂讨厌黑色、毛发一类的物品,在开箱检查蜂群时,应尽量不穿戴黑色的毛织品。

蜜蜂在悠久的进化中,具有对烟雾较为敏感的天性。利用蜜蜂对烟雾的趋避习性,可用熏烟的方式,在检查蜂群时镇压凶暴的蜜蜂,人工过箱以及收捕蜂群时驱赶蜜蜂。

三型蜂上颚的粗壮、大小各异:雄蜂的上颚弱小且退化,工蜂的上颚端部粗钝,蜂王的上颚端部锐利。蜂王羽化后能咬开王台顶端封盖柔韧的茧衣顺利出房,而工蜂只能从没有茧衣的王台基部侧面破坏王台。介绍王台后检查蜂王出台时,通过快速观察王台的外观判断蜂王是否正常出房。

花粉是蜜蜂生长发育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工蜂分泌王浆、蜜蜡造脾离不开花粉。蜂群内有幼虫时,对花粉的需求量较大,工蜂会积极采集花粉。晴朗的天气通过箱外观察,如有大量采粉蜂归巢,通常蜂王健在,产卵正常,反之则可能失王或蜂王异常。

在蜂群失王、巢内有适龄小幼虫的条件下,工蜂会在大约12 h 利用适龄小幼虫进行王台改造,积极培育蜂王。在多次查看不到蜂王时,可抽调1 脾有小幼虫的子脾放入蜂群,第二天如果发现有改造王台出现在巢脾上,表明蜂群失王。如没有改造王台出现,表明蜂王尚在。

三、在中蜂蜂群饲养管理中的应用

三型蜂的发育历期和级型分化:蜂王和工蜂的幼虫,由于3 日龄后取食的食物和成长的空间不同,在形态、行为和职能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人工育王时,将3 日龄内的工蜂幼虫移到人工蜡碗里,放入蜂群中培养可获得蜂王。雄蜂的性成熟期是羽化后的12~28 日龄,雄蜂从卵发育到性成熟需要35d;蜂王的性成熟期为羽化出房后的6~9 日龄,从卵发育到性成熟需要25d,二者相差约13d。为确保处女王和雄蜂的性成熟期吻合,提高交尾成功率,一般在见到雄蜂出房时可着手进行人工育王。中蜂蜂王的发育历期为卵、幼虫、封盖期分别是3d、5d、8d,以移1日龄的幼虫为例,在移虫后的第十一天介绍成熟王台到交尾群。

工蜂在不同日龄承担不同的任务,正常情况下采集蜂是羽化后的18日龄开始。根据蜂群的强弱,在大蜜源到来的40~60d,通过奖励饲喂,刺激蜂王产卵,可培养大量的适龄采集工蜂,提高蜜源利用率,获得高产。

急造王台的利用:急造王台通常出现的数量较多,改造的幼虫虫龄不一致,位置也不定,可出现在巢脾的下沿和脾面上。利用工蜂急造王台的习性,在没有适合的王台利用时,可对失王群调入种性好的子脾,让蜂群改造王台,人为选留粗大、端正、便于出房的封盖王台培育新王。

借脾收蜂、过箱:蜂群的绝大部分成员是工蜂,工蜂和蜂王都是雌性蜜蜂,有很强的母性,即恋子脾的习性。可以利用这个习性采用借脾收蜂和借脾过箱。

贮蜜特性:蜜蜂具有积极、向巢房上部贮蜜,预备食物抵御不良环境的习性。可以利用蜜蜂的这个特性,在流蜜期生产蜂蜜和巢蜜。

交尾产卵后的蜂王,除发生自然分蜂或迁飞(飞逃)外,不轻易离巢。如果要预防因管理不及时蜂群发生自然分蜂或飞逃所带来的损失,可对蜂王进行剪翅,使分蜂群或飞逃群不能飞高飞远。对蜂王剪翅处理的时间应在处女王交尾后,正常产卵期间进行。

蜜蜂对红色是色盲,可以区分黄、蓝、紫、绿等颜色,在交尾时,可在交尾箱巢门口附近粘贴这些颜色的图纸,便于处女王认巢或婚飞时不迷巢。还可避免工蜂可能因迷巢所引起的伤亡、盗蜜。

强群与弱群相比具有诸多的优越性,表现在哺育幼虫质量高、工蜂寿命长、采集力强、调节巢内环境以及抗逆能力强、饲料消耗少等优点,所以提倡饲养强群。

蜂群内,巢房中心的温度通常比外侧高,卵、幼虫发育的温度要求比封盖子高,因此可以进行箱内调脾促进繁殖。措施是将含有大量卵、小幼虫的子脾调整到蜂群的中间,封盖子脾和蜜粉脾依次调至外侧,有利于蜂群的繁殖。另外,在冬季及早春,可以进行双群同箱饲养繁殖,减轻工蜂维持恒温的负担,提高繁殖率。

合并蜂群的生物学基础就是让不同的蜂群群味相同,可采用对需要合并的蜂群喷白糖水的方法混淆群味,安全合并。

蜂王分泌的“信息素”随着产卵高峰期之后,年龄的增大而减少,通常使用1 年后的蜂王分泌的“蜂王物质”逐渐减少。“蜂王信息素”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工蜂卵巢发育和筑造王台培育新王,促使工蜂积极出巢采集。发生自然分蜂后,群势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蜂群的产量。蜜蜂饲养中建议每年至少更换1 次蜂王,充分发挥新王的产卵率强和能维持强群的优势。

随着现代试验仪器的不断改进,对蜜蜂生物学的不断深入研究,人类对蜜蜂生活习性的认知将会更加全面,许多新的蜂机具被发明和应用,蜜蜂的饲养管理操作将会更加便捷和完善。例如,未来人类破译了蜂群中的声音与蜂群的情绪对应关系后,可以通过声音调节和引导蜂群的情绪,控制蜂群的活动。

Category: Bee